一年了

一年了,决定今晚先开个头,写点什么心情感受之类的。

一直问自己「教育是什么」,这个问题在学术角度上有各种回答。我去年这个时候,是对教育本身抱着怎样的期待来到这里,成为一个教育行业的 AI 产品人?

AI + 教育的理想

当时期待希望能让「 AI 落地到教育改变资源不均衡问题」,或是为让「人类老师能更专注给学生传播深层而有意义的知识」。当然,这在当时就是一种模糊的概念。自从来到这里之后,才体会到,真实做 AI 的教育产品的感受。

带着梦想来到这里,但也毕竟是工作。所以还需要适应这个新集体,每个企业有他的游戏规则。我开始学会转变toC产品的思考方式,肩负团队责任,背负绩效指标,跨团队的协作沟通,甚至管理实习小组等。一开始不太能适应,就不断反问我自己,我为什么要坚持来这里?这些个人得失和内部矛盾是否重要?我为什么要在意这些?我是否能扛过去?

发现,这也是平衡理想和现实的过程。

我做教育的理想是什么?

还记得,我读过最喜欢科幻小说 – 《你一生的故事》:

“当人类和七肢桶的远祖闪现出第一星自我意识的火花时,他们眼前是同一个物理世界,但他们对世界的感知理解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,最后导致了全然不同的世界观。

人类发展出前后连贯的意识模式,而七肢桶却发展出同步并举的意识模式。我们依照先后顺序来感知事件,将各个事件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因与果。

它们则同时感知所有事件,并按照所有事件均有目的的方式来理解它们,有最小目的,也有最大目的。”

读完后,我开始对人类语言产生极大的兴趣,语言究竟怎样影响了我们?不同的语言,思维方式和心智模式是否会有所不同?

当时 2016 到 2018 年期间,我做了一阵子自然语言处理(NLP)产品,摸索机器学习语言的方式。反过来,我又尝试理解人是如何学习语言的。

我们在做 NLP 产品,理解语言和文字的时候,原来我们优先感知到的是词汇的基本层次范畴,空间感知会比时间感知更容易。而且人的大脑喜欢听故事,我们喜欢用叙事方式来传达内心。生活中,有各种隐喻,体现在文化上、交流中,无所不在。这些文化沉淀出来的产物,无形似有形,潜移默化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思考方式。而语言是承载文化和交流的工具,在国际化的时代,不同语言文化,对同一件事的理解和表达会出现明显的差异。(emm…这段理解来自《认知语言学》和《语言本能》,可能没写对,回去看书补…)

就这样,我靠读书和产品的积累而产生的探索欲,使我来到了这里。


AI + 教育的现实

也许,上面就算是我在这的理想吧,探索 AI 产品能够如何做好教育。回到现实情况。这一年,我在这经历了整个智能语音平台和语音算法引擎,AI 老师、以及一些课堂分析等项目。目前,又在紧锣密鼓地封闭开发 AI 课产品~~ 领导已经透露了一些消息 (参考 专访VIPKID林陈斌:AI互动录播课关键数据超直播课)可以期待一下。

第一次在大项目中身为负责人的角色时,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清算用户量和成本,市场调研,写产品目标和产品规划,一份规划我修修补补了几十次,才开始理解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。因此,我突破了过去新手级别产品经理的工作范围,我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在这家公司活下来,当我的产品核心价值能影响公司战略布局,从而改变这个教育市场的时候,我内心激发出对产品的敬畏,和小小的自我荣耀感。

从 toB 行业转型 toC 业务公司,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有所转变,产品更靠思考和体验,衡量产品体验的感知力是不容易的,比如这个细节为什么比竞品好、另一个功能需要如何改进,这些都是一点一滴在环境中不断在思考和消化。

与教育相关的新知识,我们如何学习语言、儿童英语包含了哪些教学方法?AI 课的产品功能设计需要覆盖哪些教学目标和用户场景?这些都通过打磨产品本身的体验,来增强我对教育产品的理解。这篇是我刚写的项目实战笔记:AI + 教育,是相爱还是相杀?

外面那些,为了能力而提高「能力」的方法论,在这个时候并不那么紧急重要。作品本身就代表了产品的能力。

成长和变化

AI 教育产品经理需要怎样的能力。这是我前半年作为面试官和自己身为面试者的感受差异很大。

最初,在招聘面试新人和实习的时候,发现大部分的新人吹嘘大于实际工作的能力。工作实际产出不达标,甚至是基本技能也不及格的。比如数据分析逻辑差、产品文档表达不对、与人沟通的技巧差等。

如果这些细节,都需要我手把手带的话,自己的时间精力和耐心也有限。所以,后面就会定很多标准来衡量我需要一个怎样的人来干活,然后定义产品经理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。但是后来发现,真正好的新手PM 一开始也许能力不会很强,但是上进心和求知欲很强,以主动积极的态度能弥补这些技能的缺失。

所以我会要求短期掌握基本工作技能(文字表达和产品常识)能交付基本工作,长期会希望每个产品经理是内在驱动的,独立负责的人。我也尽可能的包容和启发每个新人。

从我个人的角度,我所处的岗位身为项目中的主要角色,那我是需要:

  • 能理解并承担项目的绩效目标,完成且达到产品上线的预期质量。在过程中能主动和领导沟通,逐步理解公司战略目标,保持一致的方向上持续稳定输出。在项目高峰期的高压环境下,需要给自己打「强心针」必须让心力充沛,独立扛下各种事情。落地执行,理性沟通,再磨合。这样整体是不会偏差太多的(允许小的失误)。当然,我到现在有很多地方都做得并不好,尤其是沟通方面,一直在纠正性格问题。

然后我回顾这一年我的工作范围。每个项目,从开始调研探索,到失败结束,再到新一轮探索试错….我总共经历了3个主要项目的至少 3 轮以下过程(emm…这里待会再写case和提炼一下思考价值的层面):

  • (1)理解公司战略目标,明确定义项目的目标后,梳理市场调研、竞品分析、定产品的短中长期的目标、定义产品概念和设计方案。定义产品价值包括用户价值和公司商业价值,整体规划包括每个里程碑的节点产出和收益指标,短期计划包括上线所需储备资源和落地方向。然后定义收益和衡量的指标、估算成本和生成时间等。这些主要是在立项 kickoff 之前的整个阶段,需我和直属领导(后来项目扩张,来了新组长带我做这件事),跨部门说服各业务方,给老板写战略汇报的PPT。

  • (2)产品落地,主要是靠选型、梳理,写 PRD。在写之前必须对业务流程足够熟悉,比如生产一节 AI 课需要涉及哪些人,哪些部门,哪些技术?框架都要和业务负责人沟通才能理解答案。技术方案,在产品前期沟通也要深度聊,因为实现效果和技术方案紧密相关。这些在交付产品效果就验收会发现很多问题,坑特别多。

  • (3)产品 MVP 测试,定义衡量产品体验的效果指标,灰度上线之前选择用户,并通过数据埋点计算、分析、并验收指标、衡量效果。比较表面的问题,大多是来源于发现数据和工单产生。

  • (4)最终复盘,给大家吐槽产品经理的机会,发现产品问题,快速迭代。


平衡理想和现实

每个项目在发现问题的时候,我会很喜欢深挖很多细节,因为数据还有许多值得探究的问题。尽管工作中没有花时间在上面,但是业余还是对这些问题充满好奇。例如我之前三个月挤压时间看了近一百节课,我发现从个人的角度分析课堂和数据还不够。后来我和朋友交流,学到从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这个问题。《社会学的想象力》让我能更宏观发现,在一个问题本身并不是完全脱节的,是需要和社会产生关联,然后才能有更多的分析意义。

也许 AI 会均衡我们下一代人的教育资源,甚至能让我们能降低学习新语言的难度。是否有一天我们能发明一门新的「人类语言」,可以更容易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一切,从而可以成为更有智慧的人?

继续引用特德·姜的《领悟》:

“我正在设计一种新的语言。

等我将自己的全部知识用这种语言译解一遍,我所寻求的种种模式就将清晰呈现

我不时想起孔子的「仁」这个概念:「仁慈」这个词远不足以表达「仁」的内涵,「仁」浓缩了人性的精华,只有通过与人接触才能获得,孤独者是无缘问津的。

我在怡然自得地构思一个庞大无比的表意符号,这个符号可以描述整个宇宙。

用印刷文本作为这种语言的载体太蹩脚、太呆板了。唯一可行的载体是录像或者全息图,可以显示时光流逝的图像。由于人的喉咙的音域有限,这种语言无法言说。”


  • updated at 190612
  • updated at 190606
  • created at 190605
这是我的原创文章,如果觉得不错,可以打个赏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