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试+管理产品实习生团队的一点一滴

之前站在面试者的身份,分享过一篇如何面试的文章:AI 产品经理-面试经历总结。如今,入职 VIPKID 刚4个月,除了负责主要项目以外,还需要带产品实习生团队。站在「非常规」的面试官和产品实习生 Mentor 的身份,我有一些心得和反思,在这里分享下。

过去3个多月,我第一轮招了看了200多份简历,面试了40多人后,招来了 8 个实习生。近半个月,因部分同学返校,重新开了名额,又在刷了100份简历,这一次因为有了一些经验,和第一次面试有些许不同。

下面是我在写这篇文章之前,先思考的问题,当然写完了之后也不一定得到答案。

  1. 我在这第一轮带实习团队,有没在最开始面试没了解到的地方?招到不合适的同学?
  2. 2个月的团队管理,发现营造好的团队工作氛围很重要,我们要如何更好地培养新人?
  3. 选择实习生,最早是按我的个人标准,两个月后,又是否满足团队的需求?
  4. 他们哪些短板是自己也需要弥补?

先回顾一下近3个月的实习团队收获

10+个项目上线

实习团队在10月份统计,5位同学共负责了22个项目,共上线了11个项目,所以几乎每人都上线了至少2个项目,其中包括:课程产品、学习产品等,还有我这边的 AI 方向的产品。具体细节这就不展开啦。

10次读书分享

VIPKID 有着强大的教育基因,在做教育产品以外,同样我们对内部也保持开放的思考分享。

尤其是产品部门,实习生们未来成为产品经理,基本素养必不可缺。分享也是团队文化的底蕴积累。即便他们的分享还很粗浅,但这都没关系,只剩下有一个实习孩子在坚持,我们也不会放弃培养大家的分享习惯。

简单看一下近2个月的分享日历:

9月因为上线项目较多,所以分享读书较少,10月继续~~

上面算是大家的结果输出。


我给他们的个人反馈

定期总结,是产品经理首要养成的工作习惯。每周,我会要求他们发总结和反思作为周报,在他们提出问题后,我这边定期会给实习生反馈,基于通用的问题,还组织每月实习同学的复盘会议。

对非常认真的同学,我会私下给他们唠叨很多,因为新入职场的小朋友都不容易,我觉得自己有时间就会帮助他们,也许不一定有多大的帮助,但是尽可能给出我能提供的想法和建议了~~

下面也分享下我觉得比较有价值的反馈:

1、to ZYF

2、to ZY

3、如何正确使用工具的姿势

嗯~有时候也不那么忙,也会和朋友闲聊,我们为什么做产品经理?而在带和教实习生的过程中反思,包括团队管理也不仅仅是为了提升自我,更多还是希望做好产品和项目本身,看透这个行业,分析我们在这个环境下,我们需要怎么样的人来「结队旅行」,而不仅仅是做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。


面试问什么问题?考察点有哪些?

这就看每个部门,对不同岗位的实习生有怎么样的要求了。

我这里,我属于 AI 产品实习的岗位,背景不同,所以我的问题和常规面试题目都不一样。

我一般都是根据简历,直问项目的细节,背后我来提取这些实习生,能有哪些能力,直接给我的感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

  1. 先让他概述,负责的项目是什么,主要负责哪块业务,然后怎么做的。
    • 目的:考察逻辑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
    • 如果话都说不清楚,语速太快、中间没有停顿让人感觉没有逻辑,都是会扣一点分
  2. 从项目中「你是怎么做的」里面深挖,包括竞品分析、调研、用户需求理解,产品设计,测试验收等
    • 目的:考察产品的执行能力
    • 他日常都是如何完成这些工作的,通过这些项目。看他对自己做过的事情是否有真正的思考,而不仅只是做过这件事。
    • 在这些项目执行过程中,再考察他提炼了怎样的产品思维,去挖掘他更深入的想法。
  3. 从「你觉得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,最喜欢做什么,为什么…」、「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是什么,为什么…」、「你对产品经理的理解,为什么…」等
    • 目的:考察产品思维和抽象能力
    • 这涉及到背后的思考来深入提问,即使这些东西都是很片面的,但从这几十个实习候选者的回答来看,能让我感到惊喜的答案,都是真正喜欢做产品的人回答的。所以,我非常看重「内在动机」,是我面试的第一原则。
  4. 从「平时阅读哪些书籍」、「平时喜欢看哪些产品或者工具」,「做过市面上的产品分析」、「自己设计了哪些解决现实问题的优化方案」…
    • 目的:考察对产品的内在动机和兴趣的行动力,是否证明自己真正喜欢。
  5. 最后,会留下几个小作业,包括竞品分析或一些思考
    • 目的:考察产品的实际能力
    • 因为在电话面试时,上面这些问题我也不是有十足的把握,让他们做一些竞品分析,来考察他对行业的理解
    • 再根据分析结果,包括隐藏的文字功底、逻辑思考,可以看出他们的基础技能,和对产品的理解水平。

但我发现,真正达到100分的实习生非常少。这是因为大学教育缺失的地方,我们没办法改变。所以大部分的同学只有70分,但是即使有些同学在面试的时候就发现他们技能不达标,我也会通过,这是为什么呢?即便是不完美的实习同学,他们到底有哪些地方可以吸引到我?

在面试之后通过的实习生,都有怎样的特征?

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,后来我分析到,其中一个我最喜欢的实习同学的,她的确是内在动机和行动力都很强,同时也很聪明的Z同学。

现在就是把她当作我心仪的100分的理想实习生,下面列一下Z同学的日常。

1、内在动机

她除了表现出对工作的极大热情以外,也有非常强大的行动力。

  1. 在6月底面试结束后,她立即坐火车来到北京。那时候需求非常紧急,她在远程还没拿到 Offer 之前就自愿提前找资料来准备进入做项目的状态。我后来按工作量给她调休了。她利用调休的日子参加了许多高校讲座,回来还给PM 团队做了一次分享。
  2. 在暑期的 2个月的每一天实习中,她的时间都是饱满的,不仅完成了日常交代的工作,还给我们一起刷论文。在做竞品分析的时候,她加入了语言学专业背景的分析和思路,而读书会中,我给她单买的语音学书籍,她也都看了,写了读书笔记,结合产品,对这些知识的深入分析和理解。
  3. 现在回学校,还偶尔给我们发她找到的新论文,完成没有继续下去的工作,和我们一起保持交流。真的非常感动!

后来,她回学校之前,给我发了一封让我感动哭的邮件:

那一天,2018年的8月22日,恰巧是我生日,也是她在北京的最后一天。我依然邀请她加入了我们自行组建的算法+语言学的研究小分队,我也同时给她引荐了前公司的NLP算法同事,在未来保持互相交流。

因为相信,所以可以看见。

我们面试有时候会口头问实习生「你喜欢做什么,为什么喜欢做产品」,大家都可以开口说「我对产品有多么的热爱」,而热爱的背后,究竟是怎样的动机?

来看看大家到底是否真正理解,什么叫内在动机呢?分享一篇阳志平老师(我前老板)的文章:如何成为内在动机驱使的人?

关于动机的最新理论「自我决定论」这张图片:

这里发现,内在动机和认同调解,是不一样的,有时候大家会混淆。所以,怎么样叫做真正喜欢做产品?如何衡量他们有多少内在动机的成分?

我的理解是,对产品的内在动机,是对未来想做的这件事情,本身就十分感兴趣。这些「我喜欢xxxx」是已经产生、至少正在产生了一些实际的行动。包括:

  • 自主学习了「XXX行业」的知识
  • 关注行业人物,浏览博客和公众号
  • 参加了至少2场行业会议
  • 阅读行业文章书籍后,写过相应文章博客
  • 对不理解的概念,具备查询一手资料和论文的自学能力

所以,如果真的是有内在动机的同学,至少会在每天的工作中,不断投入自己的思考。在每一次的投入,都能产生较强的心流体验,也会自我反思,如何做得更好,对产品和用户更有帮助。

这才是能让人坚持走得更长远东西。而不是一些外部认可,甚至不是自我提升。

那些说:「我很努力,我很想成为很牛的产品总监或者是怎样的社会牛人,所以我需要一个大厂牌来支持我走向未来发家致富的道路。」的这些人。我直接就拒了。(没有为什么,因为我是面试官,我未来半年到1年的时间里,我不想浪费时间,去push他们坚持做一件很小的事情,没有耐心对待不喜欢的事情)

2、基础技能

会发现,没有实习经历的孩子,在做事过程中会犯下许多小毛病,上面这些,其实我看来是属于基础技能里面。虽然刚开始感觉基础技能看起来不是很重要,但实际这种细节会很耽误大家的时间。

然后,Z同学,可以看出她有非常不错的文字表达能力,这就是文字表达的基础技能很重要,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说到过:AI PM 的能力思考与技能训练

在她就职的2个月里和大家一起写了产品新人文档:

这些内容,有部分是我要求他们把我单独「训」他们的话,写到这里,有些是自我踩坑记录,让后面新来的实习同学们可以避免踩坑。

前期打好基础,后续才具备思考哪些更难的问题的能力。

基本素养

素养大于技能。素养,怎么说呢?也许,真的是不同面试官的标准不一样了。

举例啊,前段时间抽空电话面试了两个女生。果断拒绝了第一个,第一个完全是没主动思考能力的,第二个是学校虽然很平凡,但是她主动思考和解决了一个他们学校产品流程的问题,非常有意思。这就是做产品的初心。很喜欢招这样的孩子。

不仅会自我驱动去分析现实的问题,在日常的生活中,还会热爱思考,寻找相关书籍来阅读,因好奇而探索。

所以,我也会在日常与实习生的沟通中,给他们也推荐一些书,来帮助提高对问题的思考和认知能力。

慢慢的,我就发现,我要的实习生,和我的风格真的是非常相似。也许我在招的人,变成了一个同样的「自己」。

突然想起《马奇论管理》里面的话:

最后,自己为什么来到教育这个行业,而我需要怎么样的实习生帮助我一起完成目标。又突然想起,马奇的一段话:

「如果只在不被辜负时去信任,只在有所回报时去爱,只在学有所用时去学习,那么就放弃了人之为人的特征。」马奇用自己的一生,诠释了什么是信任、爱与学习。

马奇,是给我影响最大启蒙大师。这本书是我在 2016 年读的。那时候,还没加入开智,也没听说过 VIPKID。

冥冥之中,我来到教育行业,或许早已受到马奇先生的影响。在《马奇论管理》中,我读到「高等教育,是远见卓识,不是精打细算。是承诺,不是选择;学生不是顾客,是侍僧;教学不是工作,是圣事;研究不是投资,是见证。」时,我热泪盈眶。我看到的教育,是不仅限于学位和工作的知识,更多是对这个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。

在《经验的疆界》,我看到自己应当追求的智慧是「因反思、理解并欣赏生活而伟大,并不仅仅因为掌控生活而伟大」。何其有幸,我能在年轻的时候读到这里,真正感受到文明和智慧,从而由内而外被智者所影响,渐渐改变。

虽然在这里,我自己也偶尔会遇到项目上、思考上的挫折,但是我依然热爱创造,热爱生活,慢慢地也在热爱教育这个行业。

这是我今天做 VIPKID 用户访谈的产品同行朋友,和她从聊孩子到聊产品和教育:

希望未来能在教育领域,在马奇之后,对热爱的世界,贡献出一份微薄之力,也许短期想做的,是基于AI和认知科学能对教育表现的更有价值的学习产品。

也许,希望找到一个能对教育同样有着深厚热情的同学,也许可遇不可求,但是文章里的这些活,我依然想说出来。感谢阅读。

~ 没有时间,未删改。望读者海涵。


下一篇:思考了很久的,在 VIPKID 如何打造 AI 在教育领域的未来发展

  • updated at 181015
  • created at 181012
这是我的原创文章,如果觉得不错,可以打个赏~